2005年至2010年是我国核电发展的第一次高峰,而目前中国在建机组有26台,共2850万千瓦,规模全球第一。随着时隔26个月获批的核电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6号机组开工在即,中国核电将迎来第二次建设高峰。
自1984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起,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共投运22台核电机组,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了每年10到12台套,而且在技术、人才、工程建设、生产运营、设备制造和燃料储备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很高的水平。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随着5台核电机组的陆续投运,中国共投运22台核电机组,总装机2010万千瓦,发电量128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装机容量2%。目前中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共2850万千瓦,为世界之最。
中国核电机组不仅数量大,而且在技术、人才和安全运行数据上都能够满足核电规模发展的需要。
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广核和中核共同研发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意味着我国已有实力和世界核电大国进行竞争,为我国核电走出去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核电设计、工程、运营各领域的成熟队伍,近十年培养了大批的操作人员和核电技术人员,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核电规模发展的需要。
此外,安全问题始终是发展核电过程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核电安全运行是发展核电的先决条件。所以,确保核电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贺禹表示,去年中广核的11台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情况非常好。
全球核运营者协会(WANO)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核电机组57%的运行指标达到世界前十分的水平。可以说,中国核电机组的运行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有效支撑了中国核电可以进入规模化发展轨道。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的自主化率超过80%,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设备已经实现独立供货。无论从技术方面、人才方面还是安全运行数据方面来看,中国核电规模化发展条件已经成熟。在国家高层多次释放加速核电发展的信号下,中国核电建设将迎来第二次发展高峰期。